中投顧問重磅推出"產業大腦"系列產品,高效賦能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各種工作場景,歡迎試用體驗! | ||||
---|---|---|---|---|
產品 | 核心功能定位 | 登陸使用 | 試用申請 | |
產業投資大腦 |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高效挖掘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招商大腦 | 大數據精準招商專業平臺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治理大腦 | 政府產業規劃及治理的數字化高效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信貸大腦 | 企業信貸(融資)需求挖掘高效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中投網2023-08-15 07:28 來源:互聯網
聯系電話: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掃碼:
最近,在鞍鋼礦業生態園舉行了以“山生萬物數引智來”為主題的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智慧礦山建設論壇暨第五屆“數字鞍鋼數字生態”現場推進會。該活動旨在全面推介鞍鋼集團礦業公司在“智慧礦山”方面取得的經驗成果,并由鞍鋼礦業公司發表了題為《鞍鋼礦業數字化轉型之路》的主題報告。
作為一家擁有明顯資源優勢的鋼鐵企業,鞍鋼集團立足于世界格局和國家戰略,踐行著“共和國鋼鐵工業長子”的使命,確定了“鋼鐵+礦業”的“雙核”戰略,并將資源產業提升為集團戰略,旨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為實現這一目標,鞍鋼集團將推進智慧鞍鋼建設作為重要途徑,深化智慧管理,融合5G、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致力于打造抗風險能力強、安全穩定可靠的鋼鐵產業鏈供應鏈。
鞍鋼集團礦業公司是“雙核”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該公司以提高鐵礦資源保障能力和維護鋼鐵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為己任,以建設世界一流資源開發企業為目標,提出了聚焦“世界級成本、世界級規模、世界級產品”三個決定性因素的發展戰略,并探索了打造“五個一流”的實施路徑。通過數字化轉型,該公司全面提高了礦業生產管理水平,在今年前7個月,鐵精礦產量不斷攀升,再創歷史最高水平,為建設高質量發展新鞍鋼、遼寧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提供了重要支撐。
作為冶金礦山數字化應用的先行者,鞍鋼集團礦業公司在2007年發布了《數字礦山建設規劃》,率先建成了以ERP為核心的礦業管理信息化AMS系統,推動基于自動化和信息化的五級管理體系。在2015年入選國家《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后,該公司先后被評為“首批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和“智能制造標桿企業”。
2021年,鞍鋼集團對數字化轉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在第一屆數字鞍鋼現場會上提出了“一塊石頭的美麗蛻變”的期望。隨著5G、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突破,網絡響應、算法算力和數字建模得到了新的提升,企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也必須有新的突破。過去的數字化轉型主要是“管理信息化+自動化”,而現在的技術支持可以模擬人工經驗甚至超越人工經驗,實現智能化改造。
為此,鞍鋼礦業公司牽頭成立了全國鐵礦行業首個數字礦山聯合創新中心,匯聚了國內頂級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以搶占資源和技術的制高點。他們已經高標準地完成了鞍鋼礦業“數字礦山”的頂層規劃和一流智能制造的實施方案。
在實際工作中,他們采取了實體路徑和管控路徑相結合的方式。實體路徑主要關注的是對“礦石流”的智能管控,通過梳理18個主體產線,選出4個典型工藝產線作為試點進行探索建設,并在成熟后復制推廣到同類基層礦山。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在實體路徑上的革新,更是對企業管理模式的全面創新。鞍鋼礦業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鐵礦石生產企業,采、選產線分布相對集中,并具備進行大礦群協同管理的天然條件。他們重點解決了兩個傳統歷史難題:如何充分利用“大礦群”體量下積累的“海量數據”,以及如何在采、選、球多鏈條交互生產的“復雜場景”下通過“大模型”實現礦群間的最優化經營。
在管控線建設實踐中,鞍鋼礦業以“數智管控中心”為核心。首先,他們將生產、設備、安全等6類調度集中在一起,推動核心業務管理部門的聯合辦公,形成了公司集中管理模式,打破了專業部門之間的壁壘,提高了業務協同效率。其次,他們整合了業務管理信息化系統,形成了一體化的信息應用平臺,集成了監控、預警、分析和決策等功能,從頂層向下完成了廠際間生產調度指揮與監督協調任務。
在生產管理方面,他們建立了“礦群動態聯動生產模型”,突破了傳統的區域采-選-球線性管理思維。以全局生產優化為目標,根據礦群內各采場的出礦能力、選廠的特長和產能優勢進行合理分工和交叉配礦,實現聯采聯選,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和裝備的利用效率。
在物流管理方面,他們建立了動態柔性協同的管理系統。除了實現采場采運的礦石流動態跟蹤和合理配礦之外,廠際之間也實現了礦石流的動態跟蹤和優化配礦。物流系統與質計量系統有機結合,使在途產品的質量和數量都可以追溯,一旦出現問題可以追溯到源頭并查找原因,同時也可以為外銷產品的質量提供分析預警。該系統實現了磅站的無人值守,進廠、過磅、裝車、化驗等環節都可以通過移動端提交審批,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安全管理方面,他們建設了公司級視頻分析平臺,通過AI視頻分析建立了電子圍欄,可以自動識別違章行為,實現生產檢修現場安全的主動防范。他們還實時監測礦山生產的重大危險源,目前各單位的邊坡在線監測已達到197處,高陡邊坡實現了100%的監控。通過這些措施,鞍鋼礦業公司有效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在設備管理方面,他們經歷了從事后檢修、計劃檢修、點檢定修到預知維修的發展歷程。隨著這些變化,他們也建設了基于數字孿生和在線監測的設備預知智能運維系統。
在能源管理方面,他們通過信息系統對生產過程中的6種主要能源介質消耗進行有效管控,實時采集并上云存儲數據,并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進行可視化監測和超限報警分析。他們依托該系統全面開展能耗對標和績效評價,促進工藝技術創新,淘汰高能耗設備,并促進清潔能源使用占比的增加。各單位也積極籌劃綠電開發應用,目前清潔能源的月發電量已達到150萬度,實現了降本增效和節能降碳的雙贏。
在成本管控方面,他們通過數字化財務一體管控平臺,直接調取生產、設備、質計和能源數據,為單機臺成本核算提供了數據基礎。他們還建立了成本目標管控體系,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實時比對各廠礦同工序的綜合經營成本,并與世界一流標桿企業進行對標,為每年的降本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持。
通過數字化轉型建設,鞍鋼礦業公司實現了整體提升,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首先,裝備水平得到了本質的提升。他們進行了黑燈工廠的建設,使生產控制可以遠離廠房。此外,通過攻克備件壽命短的難題,他們使備件壽命顯著提高。他們還通過建立系統,優化備件使用周期,逐漸實現了備件的同步,形成了最佳停產檢修方案。這不僅保證了生產效率,還使單位產品的修理費同比降低了9.5%。
其次,企業的生產執行效率顯著提升。通過精準的數字化管控和單機臺績效管理,職工從“排號干”轉變為“搶活干”,電鏟和汽車的效率都提高了5%以上,金屬回收率提高了1.3%。2022年,齊礦鐵礦石產量同比提高了23%,增幅明顯。
第三,他們促進了一流體制機制的建設。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他們進行了體制上的改革,成立了三個中心:運行中心、保障中心和管控中心。他們精簡了原有的生產崗位,勞動生產率在行業中排名第一。他們還減少了眼礦井下82%的3D崗位設置,并通過能源管控中心實現了17個變電所的無人值守和遠程點檢。
第四,他們明確了礦業數字化轉型的方向和原則。通過實體線和管控線的交織升級,他們得出了更加清晰明確的建設經驗,即實現安全、高效、預知和受控的生產管理,這也將成為鞍鋼礦業未來數字化建設的總體要求。目前,鞍鋼礦業公司已累計獲得了3個國家級優秀場景案例和9個冶金礦山科技技術獎,并入選了遼寧省數字標桿企業,得到了行業的廣泛認可。
據介紹,鞍鋼礦業公司將在銳意進取中堅守“雙核”初心,并在奮斗中擔負起“硬核”使命。他們勇于創新、敢于變革,不斷拓展“數字礦業”建設的新路徑,為建設世界一流的資源開發企業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產業投資與產業發展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掃一掃立即關注。
多維度的產業研究和分析,把握未來發展機會。掃碼關注,獲取前沿行業報告。